优化动线的主要目的就是缩短动线,在卧室之中,起床→洗漱/如厕→梳妆→选衣→选饰品→照镜子→玄关选鞋,是一套基础流程,需要依照行为顺序进行布置,精简掉不必要的路程,这样能有效地缩短动线,节省时间,整体动线也更为流畅。
1.功能整合
为了缩短卧室动线,我们可以对一些功能进行整合。
梳妆整合到卫生间:想要这样一来便减少了卫生间→梳妆台这一步骤,洗漱/如厕/梳妆都可以在卫生间内解决。
换衣、饰品、鞋子、全身镜整合:首先选择一款多功能的衣柜,这样就可以将衣服、首饰、鞋子放在一个地方;接着,再将全身镜放在衣柜旁,或是直接在衣柜内部定制抽拉全身镜。这样一来便节省了选衣/饰品→照镜子→玄关选鞋的时间。
如此一来,起居的步骤调整为了起床→洗漱/如厕/梳妆→选衣/饰品/照镜子/选鞋→出门。原先的6条动线,变为了现在的3条,整装缩短了一半。
2.动线尺寸
卧室动线不只是长度,还有空间上的尺度,也就是卧室的每一条路线都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。卧室的核心是床,整个卧室的动线便是围绕床的尺度来规划。
一般来说,床不能超过卧室总面积的二分之一,这样卧室看起来才宽敞又明亮。
面积较小的卧室,床到衣柜的距离可保持在45-60cm的空间,方便日常通行和拿取物品,衣柜门较好选择推拉门,开合方便。而大一点的卧室,则可以距离衣柜至少90cm,抽屉和平开方式都没问题。
3.提高选衣的效率
衣柜作为卧室动线的其中一环,使用效率决定了整个动线的时间长短。卧室内数量最多的是衣物,如果没有规划好收纳空间,就会造成交叉存放,早上拿取便会因为找不到想要的而浪费时间。
所以,卧室收纳首先要对衣柜进行分区。一般来说,衣柜的分区大致分为挂衣区、隔板区和抽屉区,分区不同,存放的衣物也不一样。衣物分好类,就不会再出现衣服找上半小时的情况了。
同时,使用频率较高的衣物应该存放在中间部分的挂衣区和抽屉区,不下蹲、不踮脚也可以轻松拿取,十分便捷。